header-titleheader-title
icons
人工智慧
icons
智慧應用
icons
AI 研究
icons
潛在商機
活動時間與活動地點
calender
2021年10月27日 (三) 20:15~21:45
place
Online-Google Meet
活動介紹
近年來,舉世皆 AI 的風潮下,人工智能應用越來越普及,
AI 研究量能和技術應用也百花齊放,滲透至各行各業及我們的生活場景中,
台灣不乏人工智慧、智慧應用的產研菁英與資源,但在世界齊聲競逐 AI 發展的時代,對台灣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
所以這次 Impactio 很榮幸邀請到 AI 領域的產官學研代表,一齊線上跨界交流,
從多元觀點解析人工智慧需求,搭配實際於產業應用和研究上的案例分享,
一起為 AI 相關團隊、人才,挖掘出值得投入的方向,成為科技智能時代的新贏家!
img
活動流程
開場
主題簡介、Impactio、嘉賓介紹、Today’s Takeaways
img
討論議題二:
產研界合作創雙贏
2.1:學研界跟產業界接軌的困境為何?有什麼解方?
2.2:如果想與企業有更多合作,可以如何訂定人工智慧相關的研究計畫方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部分?
img
互動時間
Q&A 和交流時間
img
討論議題一:
AI 產業大未來
1.1:產業上目前有什麼待解決的需求?AI 可以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1.2:AI 未來會對產業帶來什麼衝擊?學研界和產業界要如何準備和應對?
img
討論議題三:
資金大哉問
3.1:AI 新創或是研究計畫,如何吸引資本的注意,在初期拿到資金?
img
講者資訊
洪淑慎 Susan Hung
巨資中心副組長暨AIdea人工智慧共創平台計畫主持人。曾任工研院資通所、雲端中心、資科中心等計畫主持人。
專長領域:分散系統、軟體工程、雲端運算、人工智慧應用等。
石立康 Silicon Shih
產科國際所數位科技應用研究部研究經理。具多年半導體∕AI相關市場研究經驗;以財務∕產業分析師身分調研過多種市場,如封測、內嵌式、手機、資料中心、專用晶片、金融科技等。目前研究重點為AI應用分析,亦為人工智慧共創平台AIdea的企業聯繫窗口,專責國內「AI議題開發」與「專用演算法訂製市場」推行。
專長領域:半導體、AI
周嘉政 Eric Zhou
工業技術研究院巨資中心資深工程師。具多年系統開發、應用導入,資料分析經驗:包含巨量資料、雲端運算、機器學習、平行與分散式運算、高效能運算等。目前負責開發維護 AIdea 人工智慧共創平台,以及開發 AI 競賽議題、應用解決方案。
鍾建屏主任
臺科大創新育成中心主任兼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智慧金融實驗室主持人,目前已經《擁有光感測系統及奈米結構層》、《光學識別模組》、《旅平險智能客服裝置》、《智能分潤系統及其運作方法》、《智能檢核系統及其方法》、《聲波行動支付之驗證系統》、《人工智慧互動式檢核系統》、等新型及發明多項專利。近年來研發出「運用於保險服務業的虛擬智能聊天機器人技術」,此技術榮獲2019年馬來西亞MTE發明展大會金牌獎、創新發明特別獎與大會特別獎。
張丹菁副執行長
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擁有10年以上臨床急重症醫療經驗更同時橫跨生醫工程領域。有豐富的醫療器材開發、醫材法規、臨床試驗流程規劃執行及輔導生醫新創團隊的經驗;曾任職國內新創醫材公司臨床執行總監、上市法規顧問及急診專科護理師。
Allen
沛思坦網路 Pacston 暨 Impactio 商務開發經理 - 負責Impactio的台灣區商務拓展,具多元產業的軟體業務資歷,經手豐富的企業轉型、數位轉型輔導經驗,特別擅長RegTech、ChatBot導入等專案經驗。
img
適合對象 imgimg
在 人工智慧 領域深耕的研究人員、教授或是碩博士生
人工智慧 相關政府單位、學術研究機構、顧問服務、新創企業
於 人工智慧、智慧醫療、智慧金融領域深耕的企業人士
參加者 (81)
鍾建屏
Associate Professor
Irene
Digital Marketing Manager
DAN JING CHANG
副執行長
Fulin
國際產學聯盟營運長
See all
活動精華收錄
Podcast音檔
立即收聽
00:00~02:34
開場、活動主題簡介、Impactio 簡介、嘉賓單位介紹、活動 Takeaway 分享
02:35~34:55
討論議題一:AI 產業大未來
1.1:產業上目前有什麼待解決的需求?AI 可以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1.2:AI 未來會對產業帶來什麼衝擊?學研界和產業界要如何準備和應對?
2019 年時,當討論到 AI 議題,還是一項艱深難懂的新興技術。
而如今,AI 已經從科幻世界的技術發展成「常態應用」,學界、產業、政府都已經多多少少在應用 AI技術,討論議題轉換成深入至自動駕駛、AIoT、工業 4.0 或是再生能源管理技術等等的實際應用領域。
其實 AI 應用因應產業差別造成很多分支應用,以下從公司價值鏈切入,較無特殊產業別,多可應用 AI 技術的部份:
品質管理
產品數位加速進行,E.g.由於疫情關係,許多民眾足不出戶就會在線上完成消費流程
產能管理
例如牧場可以應用在乳量預測,在與乳場簽訂合約時,牧場可以更精準地去預估產量,避免簽訂不相差太大而不利於經營的合約。
需求預測
例如台灣大車隊即可運用過去載客紀錄,結合外部環境變速如天氣轉換等,精準預測哪些地方在哪個時段對計程車有多少量的需求, 讓計程車司機不需要單純靠經驗值或是亂槍打鳥的等候客人。
售後服務
例如筆電廠商,具備銷售紀錄、維修紀錄,希望能預測在產品售後保固期間,需要進貨多少維修元件,而要精準預測量,其實都是需要 AI 去協助預測。
企業社會責任
其實當有足夠資料時,社會議題、常見的環保議題如空氣汙染,也可以運用 AI 技術來去辨識、改善環境。
其實 AI 技術帶來最大的便利和進步,就是過往只能透過如價格等純數字的數據去預測,而 AI 能抓取文件、影響等,甚至直接分析產業報告,讓產出的預測更加完善與全面。
而台灣有一陣子興起預測維修的需求,實際上做的時候有很多困難點,不只是技術導入的問題,尤其是要配合生產時程和機臺人員,例如良率預測,每條生產線的參數都設定一樣的,但是生產的效率、產能卻不同,可能需要長期追蹤和尋找才有辦法精準預測。
針對預測維修有以下需注意的重點:
數據需量足且完善
數據不只需要大量足夠,除了正常運轉的歷史數據之外,AI 要精準預測,還需要足夠的故障數據,而這部份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 !
另外,也常遇到師傅一開始所提供的機器數據的正確性就不足,可能有所造假或是本來就無精確測量,所以即便運用高超的 AI 技術,產出的結果一就不能被好好運用。
與人的經驗相異進而產生的溝通問題
AI 預測模型的結論,還需要資深師傅、技師去做維修動作,但是師傅可能判斷機器沒有問題因而不願意或是無從下手維修,這個時候如何去判斷和溝通,也是一個須努力的方向。
除了台灣很興旺的製造業之外,金融業對導入 AI 技術也十分有興趣,尤其是保險產業,導入比重最高,需求也最殷切。
最常應用於金融體系的技術層面可分為兩大類型:
機器學習
客戶分群技術來分析、經營客戶
導入類神經網路技術等做文件、影像辨識,協助保險產業做快速理賠判斷
多元語言技術和視覺能力技術
多應用於金融服務前端,例如平常使用者打不進去call center,運用智能客服來 24小時 stand by,成功降低人力不足和成本問題
視覺能力技術多用於身份辨識與聲紋辨識,進而開發智能助理、FAQ 聊天機器人等來長期妥善維護客戶關係
此外也很常應用於監控風險、風險控管,例如避免證券營業員下單錯誤等常見操作風險 以及銀行放款層面的授信審查應用
常見的流程改造、精進,讓一些偏 routine 過程可以透過數位化資源,提升營運效率
此外 AI 技術也能協助金融產業能更瞄準目標客群以及客群的需求,達到精準行銷的功效
生技醫療、醫療健康照護產業,也有很多AI的可能性,包含常聽到的影像類如 CT 判讀應用、訊號類的如心電圖、腦波和肢體動作的應用,還有比較特別的是用AI來了解人的偏見,應用於人文倫理如器官捐贈判斷、建議等等,協助大眾找到最適性的決策方向。
案例說明:顯微鏡底下細菌的判讀
益生菌於製程當中,需要去看細菌的繁殖狀況是否符合需求,目前仍是以人工判讀,耗時耗力,而 AI 導入可以以合格益生菌的特殊特徵,協助判斷進而加速整體製成並減少重複性高的人力
此外,除了一般消費者所需要的益生菌之外,養殖業等需要水質控制的場域也需要益生菌,這個場域其實也可以去運用 AI 技術,首先運用在使用益生菌改善水質、讓水質、養殖業的需求能被達到,再結合 AI 技術的辨識軟體和輔助器材去驗證水質是否真正改善、或是養殖生物的生存、活動狀況的辨識、觀察。
目前在台灣比較落地的智慧醫療和智慧長照應用案例分享:
觀點:其實終端的使用者並不在乎是否運用 AI 技術,有達到效果才是重點,AI 技術要做到落地應用,很多情況下都需要疊加、結合不同的分析技術和資源,成為有用的複合技術。
智慧醫療的應用案例 :
實際上於智慧醫療的應用有乳癌超音波、出血中風評估、眼底視網膜病變分析等。
睡眠穿戴式裝置案例分享
狀況﹔由於 COVID - 19 疫情,引起焦慮狀態而引發「新冠失眠」,疫情緩解後,失眠狀態也沒有改善。
此穿戴式裝置會透過像是手遊的訓練操作後,實際改善失眠狀況,達到實際效果,讓使用者每禮拜多睡一小時。
老師運用 AI 技術的部分是腦波辨識,但是要完成這整個產品和落地應用,不只是運用智慧科技、技術,還結合了許多合作夥伴和技術,包含硬體、軟體傳輸和介面設計
此產品開發也結合北海道大學的空污研究,搭配偵測空氣清淨因子技術,並和台灣睡眠醫學會合作,進行線上智慧教育平台,已導入34個臨床醫院應用,培訓睡眠技師善用此裝置,確保彼此對於腦波辨識的一致性
目前成果除了有顯著的改善效果之外,也被美國生技公司拿來做為員工福利方案,以評估員工的睡眠品質和品質促進改善用途。
高齡照護方面案例 : 由於數據、文字非常多,所以多導入自然語言處理 ( NLP ) ,用於智能客服或是提供給醫護人員的病患狀況摘要,讓醫療過程可以更有效能。高齡照護方面,其實諸多是應用於日常分析與評估,讓使用者身體有徵兆時,能收到早期預警分析,其實我們日常愛用的 Apple Watch 中就有類似應用,例如可以針對心律不整的狀況去做提醒和判斷。
34:56~1:17:25
討論議題二:產研界合作創雙贏
2.1:學研界跟產業界接軌的困境為何?有什麼解方?
2.2:如果想與企業有更多合作,可以如何訂定人工智慧相關的研究計畫方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部分?
大部分的企業在乎的點不外乎效率不高或是成本過大的狀況,所以簡化流程會是很普遍的一大應用需求,那學研團隊在與業界合作時,關鍵要去了解企業的痛點和實際上能應用的情境。
以下分享醫療健康類型的產學合作,需要注意的關鍵點,其實生技醫療健康等產業,想配合科研技術,實際落地到醫療場域,能令使用者安心、信服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打造令人安心的醫療健康 AI 應用關鍵點:
以人為本的開發模式
效果確認,證明效果是穩定且具有一致性
擁有標準大數據
需要被專家認可或是篩選過的
是否可以盈利,進而永續經營,持續服務需要的對象
在醫療健康領域下,科技需要非常重視以人為本,科技是在這個架構下去輔佐,才能讓科技順利導入、落地,加上豐富的實驗、驗證場域驗證,配上真實世界的大數據,也才有辦法讓 AI 應用更安全安心,才有可能真正走路市場。
其實在 AI 生技醫療健康領域的產學合作十分耗時,不太可能一兩年就蹦出解方,而且最困難的點其實並不只是技術本位。
學研團隊需要及早建立的重要 mindset
有沒有問對問題?
有沒有蒐集齊全的資料數據?
有沒有符合相應法規的要求?
有沒有符合終端使用者的想像?
團隊其實要從真正有價值的需求去 shaping 、定義出研究方向,此外如何找策略合作夥伴去做 prove of concept 和 prototyping 、專利、法規申請等等的部分,其實也是學研團隊不太了解,很容易遇到瓶頸的階段,技術依然很重要,但是在若要跟企業合作,就必須要更接近真實市場,有許多超過技術本位所需要知道的事情,所以讓學研團隊有以上 mindset 是很關鍵的。
其實學研在和企業合作時,不只是學研團隊這方有不清楚的地方,常常產業、企業也不了解學研團隊能做到哪裡,加上通常企業有盈利需求,很在乎要投入多少資源、投入多久才能看到成效?這是學研團隊和企業接洽或是談合作時,可以事先考量的關鍵點。
此外,產業的需求常常也很廣大,不確定自己的問題能被用什麼方式解決,其實有的需求甚至不需要用到 AI 技術,用統計就夠解決。或是有的產業問題暫時還無法運用 AI 技術解決,例如最常見的就是企業資料不夠,沒有成熟的歷史數據訓練 AI 。
給學研團隊的建議﹔
學術上很厲害的技術或是model,不一定能提供最好的解法,而解得很好也不一定能夠完美落地,對於企業來說,需要基於成本等各種經營面的綜合考量,所以如果想與企業合作,需要非常清楚對方的需求,才有辦法對症下藥,而能治好病的就是最好的藥,部一定要是最高級的藥材。
金融產業常與企業做合作方面可以呼應上方提及氣益很在乎導入 AI 是否能獲得足夠大的效益,以下分享調查報告中分享一些有趣的調查解果﹔
產業認為導入 AI 效益最高、技術應用也最廣的應用﹔
聊天機器人
供需程序自動化
反詐騙分析
對導入 AI 技術最有需求的部門﹔
IT 部門
客戶服務部門
產學合作的案例 :
客服人員的情緒辨識應用分享
狀況﹔產險業的客服中心非常忙碌,也很害怕接到客訴電話,所以希望能開發一個設備,偵測線上真人客服的情緒,避免線上客服人員音個人情緒導致客訴案件發生。
透過和以色列的跨國產學合作,偵測真人客服人員與客戶的對話,運用與音轉成文字,達到即時偵測情緒波動、語意分析等訓練智慧機器,機器察覺客服人員狀況與日常不同,且判定為負面情緒,就可以提早讓主管了解客服人員狀況去做後續的關懷與替換應對人員,達到及早防範,進而減少客訴量的最終目的。
動態足壓影像辨識應用分享
狀況﹔買鞋子時很怕買到不舒服、走久不合腳的鞋子,因此阿瘦皮鞋結合工研院專利技術與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判讀,研發動態足壓系統,打客製化的足部保養對策,目前從預防的角度來照顧消費者足部乃至於全身的健康,迄今已累積超過20萬筆的足部大數據,目前客人到店面預約檢測足壓,實際了解是否有如重心不穩、步伐偏哪等足部問題和數據,還是需要經由店面人員找尋關鍵點和手動標註,希望以AI技術協助辨識步態影像,提升檢測準確性與門市人員服務效率。
利用電腦視覺的技術,來預測足型的最高點及最低點,未來應用落地後,將大幅提升標註精準度,對於後續的數據應用賦予更高價值,同時也符合阿瘦皮鞋帶給客戶足下與生活美好的企業理念,成功提升檢測準確性與門市人員服務效率,落實由零售業轉型為知識服務產業。
1:17:40~1:37:00
討論議題三﹔資金大哉問
3.1:AI 新創或是研究計畫,如何吸引資本的注意,在初期拿到資金?
常常聽到資金問題,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創投,但是建議大家可以思考的關鍵點依序是:
取得資金和資源的目的是什麼?
有什麼方式可以取得我想要的資金和資源?
這些選項中,哪一個最適合、有利於我的團隊發展?
除了創投之外,還有什麼渠道可以支持團隊一~兩年內所需要耗費的人力、製程等費用?
依照自己團隊和產品特性去挑選適合的資金取得方式,會是更適合的思考方向。
除了創投之外,資金還可以從親友投資、貸款、政府補助等管道來,其次要考量的點還有回收比率高低,創投投資通常最在意的就是回收比率和回收時間,例如創投願意投資,但是要求團隊在三年之內,能產生七倍的營收成長,這樣的性質是否適合 AI 研究計畫或是 AI 新創?這些都需要審慎考量!
其實對於學研團隊來說,政府單位的補助計畫是很好的資金來源,舉例生技醫療類型的補助方案,常見的有以下幾個計畫:
萌芽計畫,最多可申請到八百萬台幣款項
育苗計畫,最多可申請到一千五百萬台幣款項
加創計畫,也大約可申請到一千五百萬左右
團隊若仍在研究計劃中,還沒成立公司之前,就可以拿到幾千萬的資金規模是不小的幫助,不過這個規模是否足夠讓團隊去開設公司或是營運,依然很看研究、投入性質,有的研究所需要的設備和資源非常昂貴。
而對於 AI 新創來說,產業也可以多找學校產學處合作,也會相對容易申請到以上的補助。
此外,無論是對於企業 AI 新創還是團隊來說,都可以考慮「企業創投」這個選項,相對會比較有機會成功。所謂企業創投就是,由擁有自己開發的 AI solutions 去迎合企業當前的痛點,協助有資金的大企業成功轉型,例如傳統染織業,面臨越來越少年輕學徒,難以傳承染布技術的困境,這時候新創團隊提出導入 AI 技術幫助染布去做精準染色,一方面提升營運效率,一方面又用技術解決了傳統產業在意的傳承問題,這時候企業當然願意投資你來為他提供解方。
如果綜合考量後,你的團隊最適合的方法是創投,也分享一些尋求創投挹注資金的觀察:
依據觀察,創投在考量投資時,比起 project-base 的新創,會更偏好投資 product-base 的新創,因爲產品開發到一個階段,更有利於在市場上銷售,但是 AI 領域的新創,通常很難變成完全標準化的產品,需要一些客製化,所以一開始更偏向以 project-base 模式經營事業體,在與傳統 VC 溝通時,就容易產生一些 gap 需要去互相理解彼此的思維和狀態。
其實創投非常好,但是太早期的計畫和新創,在台灣市場幾乎沒有機會,頂多爭取 A 輪,若是目標為國外市場,機會會更多!
希望創投能投資自己的團隊,一定要記得去發想應用場景,舉金融保險業為例,從保險公司的立場思考,客戶提出理賠申請時,保險公司內部的審核過程流程耗時又煩瑣冗長,但是基於各種考量又不得不層層把關,所以保險公司希望能有solutions提升效率又把關品質,這時候提出可以應用於「一鍵理賠」的技術,直接解決保險公司最在意的問題之一,保險公司就高機率會買單投資。
尋求投資本身其實有兩個面向,除了錢之外,另一部分就是資源的支持,非常推薦新創或是學研團隊尋找合適的策略合作夥伴,這對於成立初期會有很大的幫助。
不管研究人員、老師希望團隊未來是 spin-off 出去成立公司,還是 spin-in,抑或是完整產品技術轉移,一開始通常是以策略合作夥伴開啟新的合作關係和彼此熟悉、嘗試。
舉例來說,A單位可能是我們團隊的製造商、通路商等,合作一陣子之後,對方來投資我們團隊,希望我們可以有更緊密的連結關係,成為A單位的關鍵技術提供者等,這樣的合作關係比起純粹找創投,能有比較合理、平等的合作關係,通常也能更利於組織的發展。
最後,也希望給大家一個很重要的mindset,在創業之中,錢絕對是一個問題,但是錢也不會是唯一的問題。建議要根據自己的目標,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尋求資金來源
1:37:01~1:51:04
Q & A
#1:同行的那麼多利用AI分析,分析結果會有重疊的部分,再者,相同行業彼此競爭,彼此的顧客、供應鏈群類似,會有棄單跟囤單,當應用在顧客分析,有可能會有惡意或刻意打擊的評論、訂單,如何更能了解真正的供與需?
用科技甚至回溯到運用工具,其實是人類的本能,新興科技會造成負面的狀態,同時也會帶來正面的影響,但是工具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於我們怎麼去運用它。如同諾貝爾獎的起源,身為炸藥發明者的諾貝爾,取得眾多科研成果,卻沒有想到它在不同的使用方法下,為世界帶來了去大的傷害,帶著對世界的愧疚與抱歉,立下成立諾貝爾獎像的遺囑,希望能促進人類推進和回饋社會。
其實針對人工智慧的發展上, 推薦大家去參考科技部公布的 「人工智慧科研發展指引」,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涉及層面十分廣闊,希望能提供經濟、社會和民眾在實際使用層面都有一個提醒,也不要忘記以人為本的初衷。
舉一個醫療開發上的案例, 只要實驗進到醫療場域,與人和動物有關係,都需要經過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RB) 這關,其實這一關與研究好不好沒有太大的關係,主要是要了解是否會牽扯到人的生命以及權益上的危害,但是這些有一定框架機制下的科研實驗,能同時保障人和動物的權益,也能讓科學有很大的進步,但相對地,人體試驗也可能牽扯利益,例如希特勒人體實驗。
使用者端一體兩面的部分,如近期熱們事件 AI Deepfake,我想真正要禁止的是人的行為,而不是中性的技術本身,我們認為在科技飛速發展的同時,其實要盡早做出符合人本、人文思考的長期教育以及宣導,包含批判性思考、判斷等內容,這並不是純然科技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