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工智慧的發展並不是近期才發生,那為什麼二十年前 AI 就有人在做,但是為什麼現在大家才開始廣泛運用?因為我們在念書的時候,老師常說一個笑話,20年前就有人在做 AI,但是跑一次 AI,可能要跑兩天,那就乾脆不要用 AI 了,原因就是因為那時候沒有雲也沒有合適的硬體設備可以去支持這件事的處理。所以如同上述的例子,是否可以運用「數位辨識」去達成遠距醫療的效果,但仍然需要配套措施,因為如同剛剛舉的例子,仍需要患者家裡有數位電視,而且還有具備良好的網路品質,甚至具有 5 G 的時候,這些很棒的設備、裝置和發明,配合適合使用者,可以輕鬆上手的流程、方式,才有辦法實際落地,並真正幫助到患者。
遠距醫療的具體執行流程分享:
醫院本身有開發自家 App:
醫院可以把自家病患的資料串接,若是要開發遠距醫療就可以運用原有的 App 去做遠距醫療的預約,透過醫師在診間架設視訊設備,並從醫院中調閱病患原本的看病資料,不過這裡可以延伸出另一個問題:「遠距醫療中是否可以初次看診?」目前的架構下,是無法的,目前遠距醫療幾乎都用在長期慢性病,舊病患長期與醫院醫師的診療、接觸,因為遠距多只有問診,少了許多如 X 光等的身體評估,更適合固定追蹤病情。而我們這裡簡單提一下遠距醫療衍生的資安問題,對於醫病來說,可能就需要做一些身份認證、例如檢驗健保卡、三讀個人資訊等等,而這些流程的優化和步驟也都是推動遠距醫療的必經之路。
穿戴式裝置輔助亞健康民眾進行即時自我健康管理
其實很常見的 Apple Watch 就是一個經典例子,透過即時監控個人的健康指標數據,監測異常時適時提醒,讓大家能輕鬆掌握自己目前的健康狀況,而適合或是常用穿戴式裝置監測自身健康狀況的族群,很大一部分是亞健康族群。亞健康族群可以理解成目前雖然尚未被診斷患病,但是為未來發生某種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廣泛來說,也可以說是目前尚未確診任何疾病,但是體感上卻有不舒服的症狀,畢竟我們的身體狀態並不是只有「健康」、「生病」的二分法,在健康與疾病中間,有一大塊灰色地帶被稱為「亞健康」,全球大約有 75% 的人目前介於亞健康狀態。 其實不只是老年或是偏鄉適用於遠距照護,當疫情到四位數時,許多相關民眾若有接觸史,未來可能都需要常態性居家自主管理。而如何能在家裡也能妥善照顧自己,就是我們目前最快將面臨的問題,因為非常大機率會發生,一開始為輕症確診或只是具備接觸史但一開始檢測為陰性,但是居家時發生了突發的健康緊急狀況或是變成重症,在第一時間沒有專業醫療設備時,身邊的家人該如何協助處理與應對?以及確切我們該運用什麼資源、流程去聯繫醫療與政府相關單位,這部分是目前最應該去花心思的部分。遠距的實施依照健保的規定目前還是限制在特定的科別,但其實也有其他很需要的科別,需要搭建起可以落地的流程和設備。
資安、環保、永續聽起來都很花錢,但是如果真的發生勒索事件,需要花更多錢,而目前的網路世界中,網路攻擊幾乎是來自全世界且無時無刻都在發生,所以資安是一種投資、保險,也是任何與網路有相關的事業、機構都需要具備的風險意識,讓你未來遇到挑戰時,不需要多花錢,而具體每一間機構需要做什麼資安調整,需要 case by case 實際了解,才有辦法判斷。
關於生理訊號的監測其實已經發展一段時間了,於落地醫療上,醫療人力上是個問題,可以提供多少人力去處理訊號數據?你我願意付出多少來雇用醫療人力去做監測這件事?是目前醫療體系上的考量。例如加護、重症病房上花費大量的人力,確實可以在醫療方面有顯著的效果,但是若是場景換成長期照護、慢性病患者身上,大家願意在經濟上花費多少比例在這塊上面?因為相對一定會剝奪運用在其他方面的醫療資源。當然 AI 也能去輔助這件事,協助醫護人員更快速與精準的判斷,減輕現有醫療量能和資源的負擔,AI 系統在商業模式上是否符合成本效益與經濟考量就是當前不同利害關係人可能要考慮的部分。而亞健康的部分更偏向預防醫學,平常是可以正常生活的,所以藉由生理量測,並根據過去的資料判斷,適時提醒當事人,這就是實際上常見的應用方式。
以廠商的角度來說若要使用醫療相關資料,比較可行的方式會是進行與學術研究單位進行產學合作、與醫院做長期溝通。電子病歷很重要的一件是他可以互通有無,去不同的醫院透過你的健保卡就可以看見你過去的藥例、病史等,在例如在急診工作的時候,若病患無法自行溝通也無家屬朋友協助,必須要看對方的藥例,沒有辦法取得他的健保卡或是他的同意,要等家屬抵達才能做下一步,但是現在有一個折衷措施,讓第三方醫師一起去判斷,通過過去的藥例斷他可能的綜合疾病、藥物副作用的。電子病歷上雲對於病患和病患家屬而言也會輕鬆很多,不需要經過繁複的流程掉資料出來,如何放寬電子病歷交換系統,未來不只會是點對點,因為這會有許多風險也很難控制,就像傳 Line 出去,很可能被擷取等等。中間會提到的就是「第三方監管」硬體傳輸、軟體儲存、資料架構須符合國際級架構,這是目前台灣做雲的共識,所以業者須符合以上的國際與國內架構之外,醫院對醫院端以外,若需要做研究開發甚至商用機會,就需要討論到「應用端」,底下的產業鍊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是大家可以深究的方向。目前的方案可否上第三方監管還是草案,所以還沒有明確規範,目前最像是第三方監管角色是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他們有相對應專案的資料儲存架構,非常適合相關產業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