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titleheader-title
icons
智慧醫療
icons
高齡產業
icons
高齡產業
活動時間與活動地點
calendar
2021年12月15日 (三) 20:00 ~ 21:30
place
Online-Google Meet
活動介紹
近兩年來疫情推進了遠距生活的開始,智慧醫療相關領域已成為各國兵家必爭之地,而根據市場調查公司 Global Industry Analysts 預估,全球數位醫療市場 2026 年將達到 4569 億美元。

同時間,台灣社會也從高齡化社會逐漸步入「超高齡社會」( 當一個社會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稱之為超高齡社會 ),社會上可能會衍生出大量的長照與醫護需求。

2021壓軸的重磅活動,Impactio 邀請到在智慧醫療、照護領域具豐富經驗的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 & 科技部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將結合智慧醫療的科技進步與台灣逐漸步入超高齡社會之重點議題,暢談日益進步的科技,可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協助年長者頤養天年 ? 科技改變預防照護生態的過程中,又將遇到什麼阻礙 ?

邀請您 12/15 晚上共同與重量級講師共同探討科技如何翻轉智慧照護生態,帶領台灣無縫適應超高齡社會 !
活動流程
01
開場
主題簡介、Impactio & 嘉賓介紹、Today’s Takeaways
02
科技賦能 -
未來預防照護的新想像
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 - 案例分享
科技部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 - 案例分享
03
焦點對談 -
高齡產業創新發展的契機
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哪些日常照護、預防性照護需求最夯或是逐步成長 ?
承上題,銀髮族的哪些需求是現在產業創新發展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有什麼建議?
傳統照護業有自己的利害關係人與運行方式,用科技去翻轉照護產業,目前面臨到何阻礙 ? 可以如何解決 ?
高齡產業創新開發是否曾遇到銀髮族使用者科技接受度與學習意願不高之問題,能否分享案例?如何解決?
高齡照護相關的研究與新創團隊,與各領域的合作通常十分密切,是否能分享跨領域合作的相關經驗與困難?
照護相關的研究計畫和新創,在實務上運行時,要如何去平衡營利和服務老年者導向這兩個出發點 ?
04
互動時間
Q&A 和交流時間
講者資訊
主講者
張丹菁副執行長
張丹菁副執行長
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擁有10年以上臨床急重症醫療經驗更同時橫跨生醫工程領域。有豐富的醫療器材開發、醫材法規、臨床試驗流程規劃執行及輔導生醫新創團隊的經驗;曾任職國內新創醫材公司臨床執行總監、上市法規顧問及急診專科護理師。
曾柏元執行長
曾柏元執行長
科技部補助台大人工智慧技術與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共同執行長。具有生技醫療產官學研相關實戰經驗,曾於矽谷嬌生集團旗下企業,參與過藥物輸送裝置之開發計畫,回台後分別於中研院與企業任職,具有多年應用研究、新藥與醫材產品開發、專案管理、與新創的豐富經歷。
劉文德醫師
劉文德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兼睡眠研究中心研發主任,並擔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與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研究專長為胸腔醫學、胸腔復健、睡眠呼吸障礙、慢性肺病監控與遠距醫療等。除了醫學臨床研究外,於2004~2006年擔任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兼任研究員,結合資訊科技與醫學之創新,協助共同開發出結合網路與胸腔照護的「氣喘格網」(Asthma Grid),作為慢性氣喘病患即時監控病情與結合環境資訊的平台,爾後更進一步將此平台改進為「氣喘手機照護系統」,於2006年5月正式公開與國內電信業者(中華電信)展開合作,更於2007年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獲選為Oral Presentation。

近年也擔任『結合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科技發展精準睡眠醫學』的計畫主持人,統合北醫睡眠研究中心連合體系內三家醫院睡眠中心醫療成員、AI工程技術團隊,從原有資料庫分析超過萬筆的睡眠檢查結果和身體參數、環境因素之相關性,找出睡眠障礙之預測雛形。研究專長為胸腔醫學、胸腔復健、睡眠呼吸障礙、慢性肺病監控與遠距醫療等。
胡芳文老師
胡芳文老師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專長為急症護理學、老年護理學以及長期照護,研究領域遍佈周全性老年評估、老年病症候群、老年衰弱、內在能力、復原力、高齡護理教育、高齡照護智慧醫療、老年泌尿問題、實證照護指引發展。胡老師同時於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擔任高齡照護專責護理師, 提供住院高齡病人照護諮詢、高齡醫療照護中心門診病人健康問題評估與諮詢、護理師高齡照護教育輔導等,不僅結合研究與臨床實務,也時常代表成大醫院高齡照護相關領域參與各國相關主題研討會,接軌國際,是高齡照護領域的資深專家。
主持人
Allen
Allen
沛思坦網路 Pacston 暨 Impactio 商務開發經理 - 負責Impactio的台灣區商務拓展,具多元產業的軟體業務資歷,經手豐富的企業轉型、數位轉型輔導經驗。
適合對象
在 智慧照護、預防性照護、高齡化社會等領域深耕的研究人員、教授或是碩博士生
智慧照護、預防性照護、高齡化社會等領域之相關政府單位、學術研究機構、顧問服務、新創企業
於智慧照護、預防性照護、高齡化社會等領域深耕的企業人士
參加者 (120)
Po-Yuan Tseng 曾柏元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DAN JING CHANG
副執行長
劉文德醫師
Associate Professor
Hu, Fangwen 胡芳文
臨床助理教授
Irene
Digital Marketing Manager
See all
Podcast音檔
立即收聽
活動精華收錄
00:00~03:09
開場、活動主題簡介、Impactio 簡介、活動 Takeaway 分享
03:10~05:55
嘉賓介紹: 科技部補助台大人工智慧技術與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共同執行長 - 曾柏元執行長
05:56~08:00
嘉賓介紹: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兼睡眠研究中心研發主任 - 劉文德醫師
08:01~10:50
嘉賓介紹: 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副執行長 - 張丹菁副執行長
10:51~13:58
嘉賓介紹: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 胡芳文老師
13:59~49:53
討論議題一:科技賦能 - 未來預防照護的新想像
在五年前,我們就常常聽到社會上在關注高齡化社會,如何去因應做準備,也因此近年開始出現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相關議題,出現如電子病歷、穿戴式裝置、甚至是出現一些 APP 照顧高齡者的衛生、心理健康等 solutions,有各種五花八們的新穎想法,想請教各位專業講師,這樣的各式各樣的因應措施,於台灣的法規環境下,以及配合實際上臨床落地上通常會如何執行?目前有沒有已知的案例可以分享?
科技應用仍要回歸以人為本的初衷:
在高齡照護裡面,我們不能把對方視為病人,要把對方當作一個「人」,只是他在人生不同的階段。而回到當運用各種 IoT (物聯網)的穿戴式、輔助式裝置協助患者時,都一定要站在「以人為本」的角度去做搭配、輔助。而且我們不能看到一個問題,就去解決一個問題,去開發一個裝置,畢竟一個人如果有一百個問題,我們也不可能讓它身上戴一百個裝置,更多的是要去考慮他的生活習慣、生活居家場景,甚至是如何導入到醫院系統、如何去做技術嫁接,這才是我們真正關心的,這也是真正科技可以幫助大家的地方。
舉個很有趣的例子:很多女生嘛拍照喜歡使用美圖秀秀類的軟體,想拍照拍得很漂亮,但是我們拍照的時候,其實一點都不在乎是不是運用 AI 技術還是深度學習,用什麼高階科技不是重點,重點是拍出來真的好看。回過頭來看,照護也一樣,重點是「有無達到照護的效果」,而不是用什麼厲害的技術。
生理層面照護案例一分享:
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有一個團隊: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這間醫院被衛福部指定為出院準備服務很重要的一個單位,而且他們的醫院主責以前是精神科,也就是精神科的專責醫院,後來他們把這個精神科的一些理念轉變成針對失智跟失能的照護,特別針對全台灣的榮民體系的榮民之家的老伯伯打造。很常見的案例是老人家生病在醫院住院一至兩週,當他要回家的時候,需要先去習慣他身上的失能的狀態。假設老伯伯中風或是在醫院躺太久,回家之後可能沒有往常那麼靈活,在這個過程當中,醫院其實都會相對應的服務環境,雖然很簡單,可能就只是有一些開瓦斯、開水龍頭的出院前適應其實是很重要的,事先讓老伯伯習慣部分過程,讓他回家的時候能更輕鬆恢復生活,更重要的一點是讓照顧他的家人可以去了解目前的狀況,從而去改動家庭中的擺設、習慣上的配合與更動。而醫院和照護體系中的專業人員如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會告訴老人家說:你要回去,每天運動二十下等等,但是這裡有個關鍵是會運動的人,就是會乖乖運動,但是不太愛運動,還是會偷懶。而這就是我們想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合作的中榮嘉義分院副院長黃敏偉,他開發了一個燈具,每天每個人在家裡都需要一盞燈,那他的燈具上面裝上紅外線的偵測系統和步態指引,經過治療師評估之後,幫患者設定他訓練參數,例如說,可能前三天我先讓他走三十五公分,紅外線檢測發現狀態時不錯的話,步伐跨得更大時,可以在 LED 指引上投射到地面指引,讓患者直接照著這個所謂的指引去往前踏步,讓復健變得很簡單也很日常。
生理層面照護案例二分享:
很多長者都會有睡眠障礙的問題,失眠這件事背後通常是先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睡眠呼吸中止症通常會先出現「睡眠剝奪」,幾乎隨時都可以入睡,誤以為自己的睡眠狀態是沒有問題的,漸漸發展到大腦為了要讓患者呼吸,會不斷地把你從熟睡拉回淺睡,就會衍生成失眠問題,這也會衍生成夜尿頻繁,造成白天精神越來越差。其實有非常多隱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但是因缺乏枕邊人和家人觀察,自己也未曾發覺,這一塊也許會是非常有機會發展的需求。
回到高齡失智症的議題,其實失智症和睡眠之間息息相關,因為我們實際上白天學的任何一個新的知識,會集中暫存在海馬迴,我們會利用熟睡去把暫存記憶體中去存檔到長期記憶區。所以過去就與第四台的業者合作,因為第四台面臨業績下滑的狀況,而第四台觀眾通常是年長者,所以主打 IoT (物聯網) 結合健康,搭配第二天起床追蹤長輩是否記得前一天的劇情,通常睡得比較好的話,長輩都會回答得出來,運用趣味的方式,融合原本的生活情境,更能及早追蹤到可能是因為失眠問題衍生失智問題。
心理層面照護案例分享:
我們先從機器人很興盛的日本聊起,在經過日本 311 海嘯過後,許多老人因為家裡變故在心裡留下了巨大的衝擊,日本他們就其實就開發了一些機器人,讓老人能把機器人當作寵物陪伴,能給予心靈上的陪伴和慰藉。而我們科技部補助台大人工智慧技術與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的傅立成主任,被稱為台灣機器人教父,近年來也把這項技術應用在醫療照護上面,尤其是心靈照護方面。由於老年人因為年紀大了有一點退化,透過機器人和懷舊照片,與年長者做對話,來滿足心靈上面的照護,也有運用機器人在語音辨識層面,跟安養中心合作,不僅可以做到陪伴互動,也能實質上去輔助可以把年長者記憶能力從原本的四成左右,可以提升到六成,也是很大的進步幅度。
長輩照護最大的動機,其實是家人的關係!
很常發生的狀況其實是有技術、有產品,但是長輩不一定有動機或意願配合,能引起長輩最大的動機配合,其實就是關係,而且特別是家人的關係。
案例分享:
曾經在養護之家,照護人員都很希望能讓長輩多喝水,但是一直沒有效果,後來把水加入壓力感測,這是非常簡單的技術,但重點是背後連結到社群如 Facebook上的喝水排行榜,特別是讓長輩的家人可以看得到,因為這對長者來講是一個動機,家人也都會看,看到自己今天喝水排名第一名,比孫子都厲害,還會特別想要跟孫子分享、炫耀,家人也都會去觀察排行榜,和長者互動,這就形成很好的正向循環。這也像前面提及的技術是否高段又酷炫,其實不是重點所在。
高齡照護需要考慮被照護者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強塞自己認為好的幫助!
想要提升被照護的長者的接納度,也需要好好瞭解他們,才有辦法最大程度地給予幫助。
案例分享:
常見的狀況之一是我們希望長輩有空多下床走走,因為護理人員沒有時間一直去看每一個長者活動幾次、多久,一開始就很直覺的提出讓長輩帶穿戴式手環追蹤,結果大部分長者都拒絕,說戴了不習慣、不舒服,反而讓他睡不著更不舒服,後來我們才發現,我們應該結合長輩生活中「本來就有」的事物例如護身符等等,要讓他不需要還去適應一個新的東西。顏色也是類似的道理,長輩不喜歡白色或黑色,大多都喜歡紅色、桃紅色或金色。長輩不願意配合設計好的穿戴式裝置類似的案例很多,但是為了健康或是特定病灶觀察,還是必須要追蹤數據,團隊就發現長輩不管有多不想動,每天都還是會去廁所幾趟,所以在馬桶上放上智慧裝置追蹤,了解長輩坐多久、起身的力量等等及早發現狀況與問題,就是很不錯的解決方式。所以很有趣的地方是,在研發許多智慧照護的器材或是幫助時,真的要去多與使用者,也就是長者互動,才能實際了解能否解決他們的需求點。
49:54~1:39:38
討論議題二:焦點對談 - 高齡產業創新發展的契機
我們現在正以超乎想像的速度進入到超高齡的社會,哪些日常照護、預防性照護需求最夯或是逐步成長 ? 銀髮族的哪些需求是現在產業創新發展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有什麼建議?
常常我們在高齡這件事情,其實年輕夥伴聽起來也都覺得自己好像也用得到!其實有時候,專業團隊現在在做的開發,不是只是為了他人高齡照護的需要,其實我們也同時在為了自己的未來去做準備,因為老化其實就與成長會產生生長痛一樣是很正常、自然且必經的。接下來會進入超高齡社會上,如同前面提及很多狀況下,許多高齡者身邊是沒有人可以隨時去協助。但是很多人在開發高齡照護相關產品和服務的時候,都很希望像晶片一樣,全世界都可以統一使用,但這樣子反而會造成照護開發上,很難去做到客製化或是個人化,進而更難真正地落實妥善照護與治療,當我們在開發給銀髮族所用的 solutions,可以思考看看我們未來老的時候,是否也會想要用這個產品,讓這樣的應用可以更突破一般短暫的產品年限,也能實際幫助到高齡者的日常。
其實在臨床上,很多長輩都已經失智症到中度以上才會就診,對家屬來說也不知道要如何早期觀察到預兆,現在其實很多的科技的產業都在幫助這一塊,我想這塊還是需要環境的支持,特別是科技支持,能讓我們早期知道他有問題,然後馬上可以做一些介入,不要等到了中期之後才來,到時候所能做的就會比較有限,也比較可惜。
在美國目前有觀察到的年齡層消費調查,消費最高的是 55 歲至 70歲的族群,那他們平均每年會花大概是三萬塊美金以上/平均每一個人,其實高齡者每年的消費力是很高的,不過我們要特別注意到的一點是,每每談到高齡者,大家直覺都只想到「照護」層面,但其實可是我們不要忘記:在照護以外,人會有很多需求,例如娛樂、一般生活需求,像是現在非常夯的 meta-universe,也應該要把高齡者納入,用什麼角度來切入就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臨床經驗中觀察,其實高齡者最需要被關注的不外乎睡眠品質差和運動量不足的兩大問題,但是很多時候高齡者自己也都不知道最想要什麼?過去他們常常為家人打拼、奉獻一輩子,在傳統觀念中已經習慣「該做的義務」就是「我想做的」,所以有的時候調查需求反而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答案,當他們此刻擁有時間和經濟能力時,大部分也都還很有活力,我們從臨床的觀察是他會想要留下一些東西,但又無法釐清到底想要留下什麼?如何留下?對生活就會有點茫然無措,這個部分也許是可以驗證的商機,讓有錢有閒又行動自如的年長者,也可以找到自己生活的熱忱,進而也許能減緩他們莫名的焦慮感,讓失眠等高齡者通病得以根除。
談到醫療創新這件事,我們不免要先考慮到「誰來付錢?」通常是高齡者的小孩在付錢,常常他們會覺得父母很辛苦,所以要買好一點的設備、家具等等來給父母使用,甚至有之前最夯的智慧佛珠,很明顯智慧佛珠就是一個很棒的孝親的禮品。原來在高齡者的生活裡面,他們有這樣的一個很特殊的需求,需要每天都要念佛,所以說,就要用 IoT (物聯網) 的方式去去算念幾次經,商品價格也不斐,但只要有解決到使用者(高齡父母)的需求,購買者(通常是小孩)就願意付費。
案例分享:
多語言的自然語言 AI 系統應用 - 語音點歌系統,台灣人因為各種多元文化融合,大家在表達時,其實很喜歡去融合各種不同的語言如中文、英文、日文、台語,例如:你 ok 嗎?其實都是很自然日常的對話。目前手機語音辨識都還是只能辨識到單一語音,那團隊老師目前運用這樣子的一個技術,然後去做這個語音的點播,讓高齡者呼朋引伴參與群體活動,不用看字很小的點歌本,或是用自己很不熟悉的 iPad,讓老人家在娛樂的時候也可以很無痛的去享受,甚至在疫情期間或是與朋友相距很遠的情況下,還是可以線上去點歌、播歌。
用科技去翻轉照護產業,目前面臨到何阻礙 ? 可以如何解決 ?
常常在研發的時候,都會遇到價格問題,以廠商成本方來說,可能已經無法再下調價格,但是對於使用者或是購買者來說,仍然認為不划算,導致好的資源很難真正進入到有需求的人身上。健康是無法妥協的,也沒辦法單純用金錢去衡量,所以很需要整個環境或是政府去資助給予協助、一定程度的補助,也要搭配有長期觀念的教育和推動,讓家人和年長者意識到這些健康相關產品的「價值」,不要等到非得需要的時候,只能採取補救措施,這樣才有辦法真正從預防方面,讓高齡者的生活變得更好,也減緩衰老帶來的不適。
高齡照護相關的研究與新創團隊,與各領域的合作通常十分密切,是否能分享跨領域合作的相關經驗與困難?
其實醫療和科技技術背景的人才在合作的過程中當然會有需要磨合之處,互相理解彼此的專業和立場,這時候其實蠻需要一個兩邊背景知識都懂的中間人去溝通,作為橋樑的角色,合作起來會更順暢。但是這件事其實應該從根本的教育面解決,例如從醫學院中去開人工智慧相關的工程課程,從學生時代就開始培養意識當然是最有效果的,不過目前也有針對在職的就業人士開設在職專班,除了傳授理論之外,也會讓兩種領域的人可以共同去開發產品,並根據其他人的產品去互相給回饋,讓彼此之間可以去激盪出更多想法,也更能促成實質上的合作,對於研發上也很有效果,常常課堂中的產品開發處在很成熟的階段,只要稍微調整細節就可以進入市場。而對於身為使用者的長輩來說,只要有接觸點,長輩對新東西也不一定那麼排斥,有時候很願意去嘗試,只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有這些很棒的發明存在,行銷上可能還有優化與嘗試的空間,如果能跨領域結合彼此的長處,把產品做的更貼近使用者的習慣,其實是很有機會去改變長者的生活。
「溝通這件事比你想的還重要!」臨床的角色必須要把自己當成病人的代言人,藉由臨床人員去與研發人員、專科去制定醫療策略、開發醫療產品,所以要善用自己的觀察與情境,去傳達給研發人員,而不是自己去總結一個自認為需要的 solutions,其實這個橋樑、 translator 的角色至關重要,這樣在開發的過程中,工程人員也才有辦法從自己專業角度去理解可以給什麼樣的建議,他可以從技術面去提供產品研發最適合的「方式」,這樣每個角色都適當發會自己的專業,才能研發出真正能幫助到病患的產品。跨領域合作很主要的重點並不在於產品研發專案中的人夠不夠專業、研發過程資金投入夠不夠,而在於有沒有實質暢通地溝通,從第一線到後端的工程團隊都需要能有共識,並有辦法去好好溝通。
其實目前我們正在執行的醫療科技研發、合作部分,非常期待未來又機會有錢有閒又有活力大約五十幾歲的長輩,可以成為這塊的主力,把他們擁有的資源投入這塊,一方面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在投資自己的未來,一方面因為想到未來可能自己也會需要,在看待產品研發或是設計上,會更懂得設身處地,更貼近真正的需求,一方面也是一種共榮,讓長輩不會退西了就不知道要做什麼,繼續發揮自己的價值!
1:39:39~2:09:27
Q & A
針對睡眠不足的部分,請問一下飛利浦等廠商都有開發一些透過改變燈光光譜等方式,並宣稱有醫學證明,但照醫生的建議都是認為全暗的環境比較有利於睡眠,想請問一下劉醫師或其他先進對這類產品的看法?以及常見有哪些方式可以幫助睡眠?
以睡眠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全暗的環境更有利。我們可以回想在幾萬年前,世界上的燈光就是白天的陽光,日落而息就是很自然地在天色暗下之後,褪黑激素就會產生,一兩個小時之後就會產生睡意,遠古時候的人七八點大概就睡著了,以九十分鐘為一個週期,兩三個週期後就會醒來,可能會活動活動之後又去睡,由此可知對大腦來說,光線控制是很自然跟睡眠有連結的。但是對現代人來說,有被灌輸暗就是危險的,亮是安全的,所以對有些人來說亮是沒辦法克服,會讓人不敢睡著,所以才會有調整燈光光譜等等相關的產品出現。
那如果假設一個人沒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的如何讓他睡眠改善,其實就是建議把睡眠的時間調整的規律一點會有幫助。那焦慮的問題,通常病人都自己沒有感覺,只要你關心的事情,這件事情的本質是未知的,基本上就會有焦慮的反應,因為未知,通常都會產生焦慮。通常我們會建議患者來試試看背自己喜歡的文章,當你在做腦力活動時,是有所耗損的,所以沒有多久通常就會睡著,有腦力耗損但沒有焦慮本質的事情,通常是會有助於睡眠。
說到照護應客製化,想請教該如何快捷準確的客製化醫療科技產品?
其實要讓這些需求要被滿足,我們比較能努力的部分是在前置的部分,去做更完善的 survey、量測與觀察客觀數據,讓後續的客製化能更精準到點,應用在醫療層面,通常也需要去配合「健康管理」的普及,也才有辦法透過各種醫療科技產品落實到「預防性照護」。健康管理可能會有健康檢查、心理上的狀態追蹤,這些都是如何更好的客製化醫療科技產品的思考點。
想請問現今有什麼醫療穿戴式裝備或者科技服務,是讓醫生和護理師比較印象深刻的?
印象深刻之一的產品是 IBM Watson,剛好當時豪斯醫師影集正在播出,當時因為在健保的制度下,醫療人員承受越來越多時間壓力,因此當時看到 IBM Watson 時,非常的期待和驚喜,認為他可以協助我們去紀錄全世界應該要有的 paper,可以協助我們去做一些 differentiate,進而節省做判斷的時間,並提升精準度,但是後來引進台灣北部手區一指的教學醫院,但是沒過多久後就突然消聲匿跡。後來才了解到 IBM Watson 還是有遇到一些目前無法排除的問題,每一個疾病甚至是由區域的一個差別,例如美國、歐洲、日本、台灣,所以需要去做校正,但是校正結果卻不如預期的精準,那這件事情其實就帶回來到我們最新科技可能會發生的一件事,現在幾乎的科技都是套用 AI 的邏輯,他通常都是我先具備一些正確足夠的資料後再去做學習、演算和預測,但是 Watson 就是無法取得可以使用的資料,這件事反而凸顯了人的價值,我開發出來的機器和技術,其實都只是在更好的協助我正在做的事情,因為只有人可以去判斷跟了解未知,也可以騰出手來做更多只有我們能做的事情。
想請問劉醫師雷達監測呼吸異常的新創公司之聯絡方式,有意願洽商可能合作,另外想請問醫師認為台灣有高齡照護的生態系嗎?
合作的部分需要與新創公司先內部了解意願,不過基本上大家都是對合作呈現非常開放的心態!過去通常都是廠商先設計好裝置,然後希望有人來用。但是現在大家比較了解到應該倒過來想,先釐清需求再去開發工具,實際情況常常是先去思考我們需要什麼服務,來去開發一個服務平台,最後才去開發相關的輔助裝置,才能更精準的對到需求,像是 AI 技術的應用,可以解決醫護人員的一部分忙碌,最好醫護人員可以做的只剩與患者互動,背後用厲害的 AI 技術去處理數據、 paper work 等基礎流程,醫師來去做最終的判斷,這樣的忙碌才是有意義的。
和大家分享幾個參考數據:今年 2021 年全世界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大概有 7.3 億,而到了 2025 年可能會超過十五億,佔全球人口的六分之一。那目前現在的時間點資深年長的專業人士的銀髮族,四十五歲以上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年齡段,2030 年總消費力評估會從現在的 8.7 兆提升到 15 兆,WHO 也推估到了 2025 年,全球銀髮產業市場規模或可能會達到 38 兆美金。而在台灣也有數據指出,消費經濟規模就可以到 1300 億美金,那全球當然十大的經濟體都是美國、中國跟日本為前三名,所以高齡照護真的可以說是二十一世紀最具潛力的產業。
有個很重要的觀念想分享,其實現在的健康已經不是傳統醫學治療、治病,已經開始轉向所謂的健康促進、疾病預防,甚至是精準的個人化醫療,然後加上科技的賦能,就可以普及到消費服務,然後讓每個人可以自主的去管理自身健康,所以會包含非常多的一些行動穿戴裝置、遠距治療等等的面向。所以,從協助醫師決策的行動醫療到一般的這種所謂的健康照護設備,例如雲端平台、IoT (物聯網)、AIoT等等,讓提高診斷、治療疾病及健康管理,這三大方向協助數位健康推進。如果大家對於這塊還是非常非常有期待的話,剛剛分享的龐大數據,也許可以讓大家更願意來投入高齡照護的一個創新,一起去推進台灣的高齡生態系。